水肥一體機帶來的豐收
發布日期:2019-02-14 作者: 點擊:
近日,走進天順達互助農業示范園區,看到一臺水肥一體機自動控制系統的機器正在運轉,它按照作物的特性和需肥水規律,將水肥自動混合后傳輸到作物根系。
在天順達互助農業示范園區水肥一體化栽培區里,還看到,人參果果繁葉茂,白色的果皮上鑲嵌著一道道紫色的花紋,長得飽滿結實。據工作人員介紹,去年12月,示范園區從甘肅引進人參果苗,使用水肥一體化栽培,5個多月生產期后,人參果開花結果,進入成熟期。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的人參果皮薄肉厚、香甜可口。“今年首次使用水肥一體化試驗種植新品種人參果,通過種植發現這種栽培方式比傳統的栽培方式增產效果更明顯,單株產量可達六斤以上,畝產可達4000公斤以上。”互助縣農業示范園區技術員馬咸艷說。另外,紅葉生菜、娃娃菜等品種繁多的高原特色蔬菜也長勢喜人。
俗話說:“有收無收在于水,收多收少在于肥。”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正是灌溉和施肥同時進行,通過把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,讓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時吸收養分。與普通施肥、澆水方式相比,通過水肥一體化滴灌的作物對肥料的吸收率大大增強。“水肥一體化種植主要是開展新品種、新技術的試驗和示范,今年共引進新品種20多種、新技術兩項。水肥一體化種植系統的主要作用是省工、省時、省肥、無公害,并且它生產幅度大,單位面積的產量高。” 互助縣農業示范園區技術員馬長蓮說。